精神健康與壽命研究

今天是烏龜100歲生日,生日蛋糕上插滿蠟燭。眾動物幫牠慶祝,唱生日歌後,烏龜吹蠟燭,可是蠟燭太頑強,沒有熄滅。動物開始生氣和不開心,唯獨烏龜笑哈哈。動物問:「為什麼你不生氣?」 牠吹不到,其他動物會幫忙吹;若然其他動物吹不到,風會幫牠們吹;若然風吹不到,蠟燭自行會燃燒殆盡。 烏龜的想法讓牠活得輕鬆,可能是長壽的秘訣。——精神障礙是對壽命的影響的。精神障礙患者的平均壽命顯著低於普通人群。綜合分析顯示,精神障礙患者的平均壽命為63.85歲,較普通人群減少了約14.66年的潛在壽命(YPLL)。其中,物質使用障礙患者壽命最短(平均57.07歲),而神經症患者壽命相對較長(平均69.51歲)。 Ref:Chan, J. K. N., Correll, C. U., Wong, C. S. M., Chu, R. S. T., Fung, V. S. C., Wong, G. H. S., Lei, J. H. C., & Chang, W. C. (2023). Life expectancy an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in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EClinicalMedicine, 65, […]
點解做運動?

獅子一直不擅長說話,所以很少朋友。今天,獅子到健身室跑步,牠看見兔子努力地在跑步機做運動,獅子走到牠旁邊,一起用跑步機。 獅子糾結數分鐘後,終於提出勇氣跟兔子說話:「加油,跑快一點。」兔子眼中的獅子很可怕⋯⋯牠滿頭大汗,跑快一倍!當獅子走近兔子時,已經掀起牠內心恐懼,獅子還要恐嚇牠似的,牠感到生命受到威脅,跑至暈倒。—–運動過程中的努力會促進大腦釋放內啡肽、多巴胺和血清素等「快樂激素」,這些物質能夠提升情緒並帶來愉悅感。這種情緒上的回報強化了獎勳機制(reward valence),並幫助個體在生活中對挑戰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毅力。 所以運動不僅能改善身體健康,還能調節大腦的獎勳機制。通過運動所獲得的愉快感和回報感,有助於平衡大腦的獎勳系統,使個體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時,能夠保持更高的毅力和持久性,增強心理的韌性。 #心理健康 #運動 #快樂激素 #獎勵機制 #心理韌性 #MentalHealth #psychology #心理學知識 #香港心理學 #DeerEmoHKU Source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EW_smnpl9P/?img_index=5